通知公告

更多

最新资讯

企业风采

更多

经济信息

当前位置:首页 > 经济信息

东莞转型拐点有望2014年出现

点击:1268 日期:2013-03-11 选择字号:
分享到:

    2012年,东莞地区生产总值达到5010亿元,成为全省第二个迈入5000亿元俱乐部的地级市,进一步巩固了广东发展第二梯队的位置。党的十八大后,习近平总书记对广东提出“三个定位、两个率先”的要求。在全省实现这一总目标的过程中,东莞将如何贯彻这一目标要求?

 3月8日,市委书记、市人大常委会主任徐建华接受了南方日报社社长、南方报业传媒集团总编辑张东明率领的《书记市长访谈》报道组的专访。

 徐建华表示,东莞要在转变发展方式、深化改革开放、创新社会管理、优化发展环境、完善公共文化服务、加强非公企业党建等六个方面,为广东实现“三个定位、两个率先”的总目标作出东莞应有的贡献。

 他强调,东莞将继续坚定不移深化改革开放、加快转型升级、推动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力争在经济、政治、社会、文化、生态、党建等方面增创更多的“单打冠军”。

 ■首席记者

 经过初步预判,我们认为转型升级的拐点有望在2014年左右出现。我们将继续牢固树立打主动战、攻坚战、持久战的意识,忍受“阵痛”,克服“缺氧”,努力打好加快转型升级这场硬仗,力争拐点尽早出现,实现浴火重生,脱胎换骨。

 ——东莞市委书记、市人大常委会主任徐建华

 东莞要为全省多作贡献

 问:党的十八大后,习近平总书记在视察广东期间,提出了“三个定位、两个率先”(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排头兵、深化改革开放的先行地、探索科学发展的实验区,率先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率先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要求,请问东莞是如何贯彻落实这一要求的?

 徐建华: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三个定位、两个率先”, 明确了广东的地位和重点任务,体现了对广东未来发展的殷切期望,是我们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的工作指南。东莞要在六个方面为全省多作贡献。

 一是在转变发展方式方面为全省多作贡献。我们将以提高经济增长质量和效益为中心,以打造创新型经济为主攻方向,加快推进122项、计划总投资2059.7亿元的重大项目建设,深入实施百亿元企业、千亿元产业培育工程和战略性新兴产业倍增计划,深化加工贸易转型升级和专业镇转型升级,着力在全市东中西地区重点打造粤海高端装备产业园、松山湖大学创新城、水乡特色发展经济区三个新的增长极。同时,重点建设好北京大学东莞光电研究院、华南协同创新研究院等技术创新平台,推动经济增长从要素驱动向创新驱动转变,争当全省转型升级的先行市。

  二是在深化改革开放方面为全省多作贡献。改革必然涉及固有利益的调整,这也是改革的难点和重点。一方面,我们着力以改革增创新的制度红利。东莞将继续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全面清理压减行政审批事项,加快政府职能转变。同时,继续在全市推进商事登记制度改革,加快农村综合改革,推动农村集体经济增资减债、增收节支、增效堵漏。另一方面,要继续全面提高开放型经济水平。今年市委1号文是《关于全面提高开放型经济水平的若干意见》,我们将以当好全国加工贸易转型升级排头兵为主抓手,着力“强基础、扩总量、优结构、增效益”,向开放要创新要素、升级动力和发展空间,培育开放型经济发展新优势。

 三是在创新社会管理方面为全省多作贡献。我们以与省社工委共建“全省创新社会管理引领区”为动力推进社会建设,不断推动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希望东莞的经验为广东等人口流入地的社会管理摸索经验,提供借鉴。

 四是在优化发展环境方面为全省多作贡献。东莞是全国较早形成开放型经济政策体系的城市。去年省党代会后,东莞市委全会出台建设“六个东莞”打造法治化、国际化营商环境的意见。东莞将继续实施“1+6+X”营商环境政策体系,打造国内营商成本最低、服务最优、最具吸引力的环境高地。

 五是在完善公共文化服务方面为全省多作贡献。我们大力实施文化名城建设总体规划,推进全国公共文化服务名城、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全国现代文化产业名城、岭南文化精品名城“四个名城”建设,着力创建全国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并逐步让人民群众共享均等普惠的公共文化服务,力争使东莞公共文化服务体系达到全国一流水平。

 六是在加强非公企业党建方面为全省多作贡献。东莞党代表工作室被中组部确定为全国基层党建五大模式之一。我们将贯彻落实省委书记胡春华在松山湖“阳光雨”党员服务中心调研时的指示精神,推动非公企业党建继续走在全省、全国前列。

 要浴火重生,脱胎换骨

 问:去年底,省委书记胡春华在东莞视察时要求东莞坚定不移地推进转型升级,要制定转型升级切实可行的目标。请问在转型升级方面,东莞制定的“切实可行”的目标是什么,如何达到这一目标,有没有具体的时间表?

 徐建华:目前我们的目标就是跨过转型升级的“爬坡越坎”阶段,推动转型升级的拐点尽快出现。

 关于拐点问题,我们认为,如果体现转型升级的各项正向指标从下行到总体持续上升,负向指标持续下降,那就是拐点。我们于去年研究制定了《高水平崛起评价指标体系》,形成了三级共32个指标。这些指标不只看GDP等一般经济指标,更注重人均GDP及增速、单位建设用地第二、三产业增加值、现代服务业增加值占服务业增加值比重、战略性新兴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先进制造业增加值占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比重、高新技术产品产值占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比重等体现经济质量和效益指标的综合分析。

 经过初步预判,我们认为转型升级的拐点有望在2014年左右出现。我们将继续牢固树立打主动战、攻坚战、持久战的意识,忍受“阵痛”,克服“缺氧”,努力打好加快转型升级这场硬仗,力争拐点尽早出现,实现浴火重生,脱胎换骨。

 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位置

 问:党的十八大提出了“美丽中国”这一概念,引起了巨大的社会反响。在打造“美丽东莞”方面,东莞有什么样的思路?

 徐建华:建设生态文明,打造“美丽中国”,是关系人民福祉、关乎民族未来的长远大计。东莞既有繁重的环境整治和生态修复任务,也有比较好的建设“美丽东莞”和生态环境建设的条件。我要为东莞做个广告。很多来东莞的人说,在飞机上看东莞,处处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在高铁上高速公路上看东莞,东莞是世界工厂;进了市区看东莞处处是森林水库。

 我们将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位置,融入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各方面和全过程,牢固树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文明理念,加快形成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空间格局、产业结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着力建设“美丽东莞”。

 一是优化开发方式。我们积极申请创建城乡土地生态利用制度综合改革试点,探索土地统筹利用、集约利用、生态利用的新机制、新措施。同时,集中管好、用好有限的土地资源,优先保障重点工程、优质项目和民生工程。

 二是保护生态环境。我们实施清洁空气、重点流域整治、重金属污染整治、农村环境保护四大环保行动计划,并启动国家生态市创建工作。

 三是发展生态经济。我们大力发展绿色低碳产业和资源循环利用产业,引导企业引进和采用国内外先进节能减排技术和设备。同时,建立落后产能退出机制,加快淘汰落后产能,我们还拒绝了一大批污染项目。

 东莞正在建设广东东莞水乡发展特色经济区,希望能在工业密集的珠三角地区重现一片当年“四季飘香”的水乡风光区域。我们还在建设东莞生态园、中以国际科技合作产业园,生态环保产业是园区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

 这里我也想继续呼吁省里关注石马河深莞惠联防联治,逐步实现从不黑不臭到河水变清的转变。

 争创制度新红利

 问:当前,土地、劳动力等资源要素优势逐渐丧失,对此您曾多次表示,要靠体制机制创新赢得新优势。请问在体制机制创新方面,东莞有哪些计划?

 徐建华:东莞之所以能取得今天的成就,得益于市场取向的改革所形成的体制竞争力。我们将继续坚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改革方向,增强深化改革的勇气、智慧和毅力,着力推进各个领域改革,增创体制新优势。

 一是坚持构建有利于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制度安排。强化政策引导,围绕发展创新型经济,加快 “三重”建设,推进科技、金融与产业“三融合”,为加快转型升级提供有力的政策支持,进一步优化推进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政策环境。

 二是推进行政体制改革。今年东莞将启动大部门体制改革,加快推进电子政务建设,实行政府流程再造。

 三是深化农村综合改革,稳步推进村级行政事务、自治事务和集体经济组织经营事务相分离,改革完善社区管理和自治体制,加强镇村集体经济管理。

 四是探索完善统筹发展机制。我们着力优化发展布局,打造东中西三个发展新引擎。其中,东部打造粤海高端装备产业园,西部打造水乡特色发展经济区,中部打造松山湖大学创新城。

 企业负担轻了,营商环境好了

 问:废品回收领域利益纷争,曾长时间困扰着东莞,甚至影响到一些企业的正常经营。2012年,东莞在全省率先启动打造“六个东莞”,营造法治化国际化营商环境。前段时间,东莞出台具体政策,对废品回收领域进行整治。请问目前的效果如何?

 徐建华:为营造法治化、国际化营商环境,我们去年制定出台了《东莞市再生资源回收管理办法》,启动了再生资源回收市场改革。改革总的指导思想是用市场手段有效调控市场主体和交易行为,用行政手段和法律手段确保市场机制正常发挥作用。

 改革主要包括两个方面:一方面是“宽进”,全面放开再生资源回收市场,实现准入、交易和定价“三个放开”;另一方面是“严管”,在保证产废企业和收废者自由交易的同时,重点着力于强化市场监管,切实守住治安、税收、环保和用地“四条红线”。两者相辅相成,放开不是一放了之,而是以健全法律法规和制度机制作为屏障,以后端监管的“四条红线”作为前端“三个放开”的支撑,在有效管理的基础上稳妥推进市场的放开。

 从目前的情况来看,改革的效果是明显的,具体表现为市场放开了、交易公平了、投诉减少了,企业负担轻了,营商环境好了。接下来,我们将进一步健全市场监管体系,开展专项整治,规范经营秩序;推动集中交易处理中心和收购站场规划建设,提升企业服务水平,加快行业科学化、集约化发展步伐。据保守测算,全面放开再生资源回收市场,每年将为企业增加收入20亿元以上。

 问责要“问”出压力“问”出干劲

 问:您和袁市长对机关效能、机关作风问题抓得很紧。您对现在的机关作风满意吗?接下来还会暗访吗?

 徐建华:历届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机关作风建设,采取了一系列切实可行的措施认真抓、反复抓,取得了明显成效。特别是去年以来,通过开展“三打两建”,建设“六个东莞”营造法治化国际化营商环境等工作,我市机关作风进一步好转。但是,通过明查暗访,我们也发现机关作风建设仍然存在一些突出问题,比如个别基层机关较为明显地存在着“庸、懒、散、慢、贪”问题,个别部门和个人存在着不作为、慢作为、乱作为现象,这些既有干部素质方面的,也有体制机制方面的,既是群众深恶痛绝的现实问题,也是阻碍东莞未来发展的重大问题。我们将以落实中央“八项规定”和我市《实施意见》为抓手,以“加强作风建设、优化营商环境”为主线,以服务发展、服务基层、服务群众为根本,以制度建设为保障,以提升党员干部的执行力为重点,扎实推进机关作风建设、党风廉政建设和体制机制建设。

 一是加快转变政府职能。我们大力推进审批事项的“减、简、优、并、转”,坚决取消一批、下放一批、转移一批行政审批职能,着力解决政府职能越位、缺位、错位的问题。同时,规范行政审批行为,进一步简化审批程序、精简申报材料、缩短审批时限、优化审批流程、提高审批效率。我们还将加快推进网上办事大厅建设,实现行政许可事项网上办理率达90%以上,非行政许可事项网上办理率达80%以上。

 二是严格实施监督问责。我们将充分利用远程视频监控、效能投诉、电子信箱、设立举报箱等手段和渠道,加强对机关尤其是行政办事窗口单位工作作风、行政效率的监督检查。继续加大暗访频率,对作风不良、群众反映较大、影响发展环境的反面典型和案件,坚决予以公开曝光并严肃处理。加大问责力度,对违法违纪案件一经查实,严肃追究责任;对问题严重、影响恶劣的典型案件,抓住不放,一查到底,做到问题不解决不放过,责任不追究不放过,群众不满意不放过,真正“问”出压力,“问”出干劲,“问”出正气。

 三是加快改革用人导向。我们提出,坚决打破论资排辈、混资历、拉关系升迁的潜规则,让“想干事”者有机会、“能干事”者有舞台、“干成事”者有荣耀、“误事”者受追究、“坏事”者受惩处。东莞广泛推行公开选拔、竞争上岗、任前公示、末位淘汰、引咎辞职、违规离岗、一次投诉查实下岗、重要岗位换岗交流等办法,使每个机关干部和执法人员都有压力、有动力、有责任、有作为。加强窗口单位管理,不断增强窗口从业人员的群众意识和服务意识,以一流的工作质量和效率为群众提供服务。

 四是切实加强思想教育。结合基层组织建设年和创先争优主题活动,我们在机关中深入开展党的宗旨观念、群众路线、党性党风党纪教育,引导广大党员干部牢固树立责任意识、服务意识和民本意识。强化效能意识,倡导立即办、主动办、上门办、跟踪办、公开办的“五办”作风。强化敢于负责、勇于担当,有令必行、有禁必止,坚决贯彻上级决策部署,严格执行各项政策法规,扎实履行自身岗位职责,脚踏实地地做好各项工作。

 五是始终坚持廉洁从政。我们引导各级党员干部和普通工作人员,无论在哪个岗位,无论职务高低,都必须把廉洁作为为人处世的第一准则和基本底线,算好“六笔账”(政治账、经济账、名誉账、家庭账、自由账、健康账),把好“六个关”(权力关、言论关、礼节关、爱好关、社交关、亲情关),切实做到爱岗敬业,防微杜渐,廉洁自律。

 老百姓的口碑最重要

 问:一年来,您和您的同事一起,为东莞的发展花了很多心思、想了不少办法,先后提出“三重”战略、同类型区域经济一体化思路、“六个东莞”等。可以看出,您的工作强度很大。您对过去一年的工作成绩满意吗,如果要打分,您给自己打多少分?另外,工作之余,您是怎么消遣放松的?

 徐建华:去年是新一届市委市政府班子工作开局之年,我们凝聚全市智慧力量攻坚克难,年终收获的成果值得欣慰,也坚定了我们做好转型升级等各项工作的信心。

 有句话叫“政声人去后,民意闲谈中”,到东莞一年多来做了一些力所能及的事,这些都是我的分内事,在组织考评的自评时,我给自己评称职,这是做好工作最起码的要求。至于做得如何、该得多少分,我想应该由东莞的历史和老百姓说了算,而不是我自己去给自己打分。如果老百姓认为做得还不够好,我就必须好好查缺补漏,取长补短,看在哪些方面做得还不够、哪些方面还有待提高;如果老百姓觉得我尽力了,做得还不错,我也不能骄傲,还要继续努力,扬长避短,百尺竿头,更进一步。总之,无论如何我都将秉承“为官一任,造福一方”的理念,一定尽职尽责、殚精竭虑地把东莞的事情办好,无愧于省委省政府赋予东莞的使命和东莞干部群众的信任。
(来源:东莞日报)

评论信息

暂无留言!
发表评论
姓名:
内容:
验证码: 点击换一个 看不清?

1.尊重网上道德,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各项有关法律法规,不发表攻击性言论。
2.承担一切因您的行为而直接或间接导致的民事或刑事法律责任。
3.产品留言板管理人员有权保留或删除其管辖留言中的任意内容。
4.不支持HTML代码且留言要通过审核后才会显示,请勿恶意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