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知公告

更多

最新资讯

企业风采

更多

经济信息

当前位置:首页 > 经济信息

水乡特色区建筑风貌“标准像”发布

点击:1237 日期:2013-05-06 选择字号:
分享到:

未来东莞水乡将会是怎样的一种风情?

  记者昨日从市城乡规划局发布的“水乡特色发展经济区建筑风貌设计指引专题研究”(以下简称“设计指引”)中了解到,未来水乡将打造成这样一个特色建筑风貌——大疏大密,且建筑多以白色、浅灰色、浅黄色等浅色为底色,再点缀些许红色,而且大部分的低层建筑和多层建筑都会以坡屋顶亮相。

  市城乡规划局相关负责人透露,这个“设计指引”已经通过了由市委书记、市人大常委会主任徐建华主持的市城建工作领导小组会议的审议,并由此敲定了未来东莞水乡的特色建筑风貌。

  市城乡规划局坦言,对水乡地区的整体建筑风貌控制并不是要搞“一刀切”,而是在一定控制力度下,对风貌的选择提供多种可能性,通过“必须做什么、鼓励做什么、控制做什么、禁止做什么”来调整控制力度,实现整体风貌协调统一的城市意象。

  按照“水乡建筑风貌设计指引”,未来东莞水乡将整合水、陆景观,结合水网和绿道,构建“水环加放射、轴带加双网”的整体格局,让本地居民和外地游客都能全方位体验水乡的特色。

  建筑特色

  开发强度:

  全市平均水平的70%左右

  “空间疏朗、视野开阔是水乡城市形态的最大特色。”市城乡规划局相关负责人直言,在未来发展中要继续保持和发扬,水乡的开发强度和建筑高度应比其他片区低,宜按全市平均水平的70%左右控制。

  而在整体强度降低的同时,水乡地区将按照“面疏核密、分级控制”的密度分区思路控制空间布局,核心区提强度提密度,一般区降强度提密度,景观区降强度降密度,最终望洪新城-城镇中心-站点地区-一般地区四个建设层次的开发强度逐级降低,打造轮廓清晰、高低有致的城市形态,实现整体开敞和局部集中的统一。

  基础色调:

  “浅色底+点缀红”

  其实,东莞的传统建筑特色十分明显。从建筑材料来看,民国以前红砂岩是广府建筑的代表性材质,曾被广泛应用于房屋建筑中,作为辨识度较高的本地石材,红砂岩具有极强的东莞特色和岭南地域特征;从建筑色彩来说,东莞传统建筑呈现以灰色麻石为基调并以红砂岩加以点缀的特点,重在屋脊、檐下、墙头、梁架等重点部位上加强装饰。

  基于对本地传统建筑特色的传承,未来东莞水乡将以“浅色底(白、浅灰、浅黄)+点缀红”为建筑的基础色调,重点公共建筑中使用红砂岩为建筑装饰材料,比例不低于整体建筑材料使用的20%,非重点公共建筑建议使用红砂岩或相似替代材料,比例不限。

  屋顶形式:

  坡屋顶为主

  “建筑屋顶是影响一个地区整体景观风貌的重要界面,很多城市,比如上海,都对屋顶形式进行过专门整饰。”市城乡规划局相关负责人坦言,为实现相对统一的建筑风貌,结合东莞水乡地区的气候特征,未来东莞水乡的低层建筑都将统一采用坡屋顶,坡屋顶占屋顶面积可达80%;而多层及高层裙楼也可以考虑使用坡屋顶,坡屋顶占屋顶面积可达40%;但高层塔楼则不建议使用坡屋顶。

  重点控制:

  滨水空间

  “水”是水乡的灵魂,也是组织城市空间的重要纽带,不同尺度的水道应打造不同特色的滨水空间。

  “设计指引”明确,东莞的入海外江交通可达性较弱,主要依靠大尺度的地景形成地标,滨水公共空间要求相对不高;而枝状河流在中心城区部分主要通过重要公共建筑和连续的大尺度景观来塑造滨水空间,在城市外围区则可布置居住建筑,但应保证足够的视线通廊;内河涌滨水地块不宜过大,主要为中低层及高密度建设,滨河宜设置公共空间,并确保视线、通风和交通廊道的贯通。

  与此同时,未来东莞水乡将在滨水空间较多采用景观手法设置桥、水口塔、码头、榕树等传统水乡元素,凸显岭南水乡特征。
文章来源:东莞时间网-东莞时报

评论信息

暂无留言!
发表评论
姓名:
内容:
验证码: 点击换一个 看不清?

1.尊重网上道德,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各项有关法律法规,不发表攻击性言论。
2.承担一切因您的行为而直接或间接导致的民事或刑事法律责任。
3.产品留言板管理人员有权保留或删除其管辖留言中的任意内容。
4.不支持HTML代码且留言要通过审核后才会显示,请勿恶意留言。